“半唐斋”里情意浓—忆访王伯敏先生

2011-06-21 08:00:00 来源: 国家一级美术师官方网站
【字体: 打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距我唯一一次拜访王伯敏先生已10年有余。其离开这个世界虽已9年,当年我在“半唐斋”拜访王伯敏的情景却如在眼前,他的音容笑貌和对我的谆谆教导,仍历历在目。
“半唐斋”是王伯敏书斋的雅号,是其著书立说、挥毫作画、会见海内外友人、纵谈书画艺术、吟诗品茗、修身养性的地方。名曰“半唐斋”,是由于内藏有汉唐文物,得一鳞半爪,故名之。正是这小小的“半唐斋”,成为这位当代著名美术史论家、画家、诗人探索艺术和铸造美好精神的家园。
 
因我喜爱书画、酷爱收藏而与王伯敏结缘。近30年间,我与他的书信、电话联系从未间断,从艺术到人生再到家庭生活,无所不谈,可谓忘年之交。记得2011年,我怀着一颗仰慕之心,专程由山东阳谷前往杭州,并于次日上午冒雨走进我向往已久的“半唐斋”拜访王伯敏。
在客厅里,一位中等身材、略显瘦弱、稍微驼背但精神矍铄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让我顿时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因他双耳失聪,我事先把写有自我介绍及拜访事由的纸条递了过去,他看后面带微笑地连连点头,并提笔在纸条上写道:“我年老体衰,回信没有精力。”我把多年来收集的关于他的资料,以及撰写和发表过的有关他的文章递上并让其审阅,他看后在纸条上写道:“我没有什么成就,你不要把时间花在这方面,应该去撰写其他有所成就的人。”
其谦逊之姿,令我折服。数十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了关于国立杭州艺专师生的资料,并珍藏了部分作品,也发表了一些与之相关联的文章。当我把这些材料递上请他审阅时,他边看边不时地点头以示赞同,还询问一些他相识或不熟悉的人的情况。


在交谈中,他在纸上写道:“现在我双耳失聪,什么都听不到。但是,我仍在读书、作画,特别是你们年轻人更要懂得去珍惜时间。”稍过片刻,我又在纸条上写道:“王老,我欲收藏您的一本画集,用以学习研究,可否?”他看后,即起身走到书架旁,取出一本《山水清音——王伯敏水墨小品集》,并提笔在扉页上题:“淑敏仁弟正。二零一一、十一、一,王伯敏。”我连忙过去捧在手中,简直如获至宝,陶醉其中。接着我又递上纸条:“我想与您老一起合影留念,不知方便否?”他高兴地点头应允,并招呼家人帮助拍照。我与他并排坐在沙发上,留下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为不再打扰他的工作与休息,我决定告辞,在纸条上写道:“王老,能与您会面,亲身感受您的风范和教诲是我多年的愿望,今天能与您在一起,我非常荣幸。我要回山东了,祝您老安康长寿!”他看后惊讶地写道:“你要回去了?稍等。”只见他站起身,径直走进了画室。
我独自站在客厅内,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画作,让人目不暇接。我伫立于书架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伯敏著作”专用书架,其中有《中国绘画通史》《中国美术通史》等巨著,即人们称颂的“敏者七史”,有其主编发行的《黄宾虹全集》(十卷本),还有其他专著,约60余种。我想起他以前常在信中对我的教诲:“做事要专一,必须坚持始终。做学问,基础一定要扎扎实实,耐得寂寞,认真读书,认真行路。”“动手写作,事先要做好一切准备,不能临渴掘井,更不能临时抱佛脚,只有这样,在写作时才有回旋的余地……”昔日叮咛犹在耳边。再看书架的另一边,摆放着多幅已裱好的他的山水画,我俯下身来观赏,笔墨浑厚华滋,格调高远,意境清新,令我眼界大开。
正当我沉浸其中时,王伯敏捧着一幅墨迹未干的画作走了进来,并递到我的手上。我定睛一看,这是一帧《竹石图》,上题曰:“祝一路平安,淑敏弟。王伯敏。”(见附图)我惊呆了,愣了会儿,扶着他坐到沙发上,退后一步毕恭毕敬地深鞠了一躬,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此时的王老已88岁高龄,身体欠佳,平时已不再作画,不承想竟馈赠墨宝给我,这一番深情厚谊犹如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不知不觉已近中午,我不能再叨扰他的宝贵时间了,即起身告辞。窗外的雨仍在下个不停,王老吩咐家人备伞送行,我紧握他的双手,连声说:“谢谢,祝您老长寿,再见,再见!”老人面带笑容,目送我下楼。
楼外风雨交加,寒气逼人,但此时的我心里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这次与王伯敏零距离接触,亲耳聆听其教诲,让我亲身感受到了这位大家虚怀若谷的高贵品格。这次造访不虚此行,使我受益终身。
【我要纠错】作者:张淑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