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寿祥辞去行政职务 专心开拓水彩画的新天地

2016-09-02 10:58:00 来源:
【字体: 打印

[摘要]8月29日,是湖北美术学院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刘寿祥一早赶往藏龙岛的新校区,交接了他水彩系系主任的工作,下午即返回美院老校区,为实施他人生新的规划做准备。

刘寿祥辞去行政职务 专心开拓水彩画的新天地

《山雨欲来》纸本水彩104cm×74cm 2016年

刘寿祥辞去行政职务 专心开拓水彩画的新天地

刘寿祥

1958年4月生,湖北武汉人,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师范专业,并留校任教,从事水彩画的教学与创作35年,多次在中国香港、台湾,以及德国、日本等地举办个人水彩画展,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江苏美术馆等收藏。他还开创了全国美术院校第一个水彩系,以独特的风格、严谨的创作态度开拓了水彩创作的新领域,培养了一代代水彩创作的新人才。

9月6日,刘寿祥领衔的王成浩、邵昱皓“水色无境”水彩画三人展将在汉阳汤湖美术馆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这是他告别行政舞台,回归艺术创作的首次作品展,也是他在国内展出作品最多的一次。

中风后锻炼、远行 作品更注重人文情怀

8月29日,是湖北美术学院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刘寿祥一早赶往藏龙岛的新校区,交接了他水彩系系主任的工作,下午即返回美院老校区,为实施他人生新的规划做准备。

卸下行政管理的担子,他将专心于创作,“设计了未来绘画的三大方向:画静物、画藏民、画风景。”

这样的热情与活力让人想不到5年前一场中风让他几乎瘫痪在床,乐观的他一边治病,一边加强锻炼。他喜爱骑自行车,每到周末就开车去郊外,打开折叠自行车畅快地骑游。他还是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创作时他会放上音乐碟片,在优美的乐声中工作。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他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完全看不出是个曾经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的病人。

近两年,刘寿祥的创作选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静物转向关注山水风景和历史人文。国外,他将眼光锁定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祥地弗洛伦萨的乡村小镇;国内,他专注于甘肃省甘南地区和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

去年,为了检验自己的身体是否适应高原的艰苦环境,他背上行囊,去了他曾经去过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

《山雨欲来》就是他去年赴新疆采风后的成果,成稿于今年年初,画面以饱满的色彩,将塔什库尔干地区牧民的风情浓缩于方寸之间。

水彩画受篇幅的限制,很少有巨作产生,这幅长1.04米,宽0.74米的作品,分三个层次,描绘天空、房屋与人、大地的协调融合,蓝色的天空乌云密布,当地的塔吉克族牧民在放牧牦牛,门前枯黄的草地,灰白色土墙后枯黄的树叶,告诉人们季节的变换和生活环境的艰难。

刘寿祥用他特有的方法记录下了这个民族的风情,凸显出一股感人的精神力量。“那是我国高寒地区,早晚温差大,农作物生长困难,居住在这里的塔吉克族人民善良、智慧,他们创造了特有的地域文化。”他说,“风景美,但人的生活环境却极其艰苦,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存规律。”

既学西画基础 又从楚文化中吸取养分

提起刘寿祥的作品,大家的第一印象是“静物”。他的静物“鲜果”系列,有人说,读后有一种直指心灵的神圣感;也有人称,从中能感受到生活中的阳光灿然。

水彩是西画的一种,西方画静物最为知名的保罗· 塞尚给了刘寿祥基础的示范。鲜为人知的是,刘寿祥的静物里也蕴含了东方的文化因素。

从刘寿祥静物的构图中,其浑圆、饱满、稳定的结构传承了西方艺术的精华,在学习的基础上,刘寿祥的静物又有了更多的变化与创新,静物的光感更加灵透,色泽更明丽,质感更强烈,构图讲求端正、圆润。

“我的静物的创作,有楚文化内涵,是楚国古老的漆器为我的静物定下了基调。”刘寿祥称,“荆州博物馆的出土漆器,底色是黑色,上面有红色的图案,其造型饱满圆润,非常有特色。”

刘寿祥的静物,以变化的黑色为基调,如黑色金丝绒布、木头、黑布林水果等;红色的苹果为点缀,黄色的坚果为过渡,他所创作的静物作品端庄静穆,构图饱满,洋溢出一股正气。

仔细品读刘寿祥的画,可以发现在细微之处,彰显着他的探索与创新。他画的静物注重光线和颜色的变化,将局部夸张放大,强化了物化的效果;蔚蓝的天空,云彩密布而疏散;静物的光影变换处,黑白变化精细,彩色明丽而透彻,散发出穿透人心的美。

他的风景画立意高远,充满人文气息。风景画以景为主,人物为辅,地域特色明显,草木、山川、云彩、大雁的艺术表达,他有自己特定的手法,风格鲜明独特。“没有百分百的满意,我不会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也是他办展少、宣传少的原因。

去年上半年,他去意大利写生,创作了多幅意大利中部风情风景画;下半年,他去了新疆,创作了一批表现民族风情的风景作品。这些都是他的转型之作。

水彩画与国画、油画相比,是画坛百花园中一朵朴实小花。刘寿祥作为水彩画国内的领军人物,在不断的研究和探寻中将其发扬光大。人物的写生,是他不断探索创作的新主题之一,以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他对藏民的理解和敬意,我们期待看到他的新作。

【我要纠错】作者:向凌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