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拙美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2021-05-27 11:13:00 来源: 国家一级美术师官方网站
【字体: 打印
摘要:艺术中的“稚拙美”是一种成熟的绘画语言,在中国历代传世作品中多有体现。许多画家在人物、山水、花鸟画的不同题材里,针对不同的物象,都表现了出共同的稚拙美特征,它以中国艺术特有的生命精神,呈现出纯朴、自然的面貌,与媚俗、造作相对,不以巧工,而以朴拙、真情示人。本文选取了部分具有“稚拙美”特征的中国画作品进行图式解释,从而进一步论述稚拙美所衍生出的简淡高古、宁拙毋巧、平淡天真、古朴奇逸、单纯稚趣等风格特征。
关键词:稚拙美;中国画
 
一、稚拙美在中国人物画中的体现
在人物画中体现稚拙特征的风格主要有高古、古拙、古朴、古雅等几种样式。这些审美特征通过构图、人物造型、线条质感及设色得以体现。
 

(一)简淡高古
邵梅臣说:“简淡高古,画家极难事。”高古是中国画的崇高境界之一,如山之峰颠,罕有人能及。人物画中能体现高古的代表有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以及东晋顾恺之的作品,这种“高古游丝描”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与韵律感,线的力度略有控制,时而呈现出微妙的起伏,给人以“畅而不畅”的质感。除了线条上的体现外,陈洪绶的人物造型也被称为“高古奇骇”。他从古代器物、汉代石刻造像、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创造了头大身短的人物形象,有的像古代陶器,矮而敦厚,多表现为罗汉、僧人;有的像细长的花瓶,有修长挺拔之感,以仕女像为主;儿童则夸张成“大头娃娃”,显得天真稚趣。这种不求形似而求传神的夸张手法,体现了天然、高古之趣。
 

(二)古雅素净
古,前面已经阐述。雅,一指高尚、文明;二指质朴、简素。“古到极点,也就新到极点,也就高到极点,雅到极点……后人因此把‘高古’‘古雅’二字连用,高必古、古必雅。”陈洪绶作品中有很多人物形象与器皿外形相呼应,从造型到颜色很像周秦时期的青铜器,有的器皿通过着青绿色,以水冲之,表现出铜锈般的质感。人物设色淡雅,器皿和道具设重色,以浓衬雅,使画面增强了古朴感和厚重感,人物造型的敦厚与器皿设色的古雅,使作品题材与内在精神达到完美的统一。
 

(三)宁拙勿巧
庄子《知北游》中说,美和丑的本质都是“气”,二者是可以转化的。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后世发展成了中国美学史上“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命题。典型代表就是陈洪绶,他在跨越了圆熟与工巧之后仍然葆有生且拙的气质,并将拙的特征发挥到了极致,达到古和奇的地步。美术评论家们普遍认同他的绘画风格为“古拙”“高古奇骇”。翁同龢有诗云:“我于近人画,颇爱陈章侯……愈拙愈简古。”陈洪绶下笔沉着、稳健,不急速的滑过,笔的提、按缓而不滞,运笔时且行且顿,笔断意连,赋有古拙的意味。构图上常采用晋、唐人物只画简单的家具或物品,而背景留白的方式。这种画法常用较少的实体来控制较大的面积,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不避横平竖直或斜角的生楞安排,以取势为主,在简洁中大胆经营,达到古拙的效果。此外,金农的自画像也常通过线性语言表达出古拙的气息,显得憨厚质朴。
 

二、稚拙美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体现
中国山水画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山水画中体现稚拙特征的风格主要有平淡天真、守拙、古拙等几种样式。
(一)平淡天真
董其昌的艺术思想以淡为宗,而其淡的思想又来源于庄学和禅学。“淡由玄出,淡是由有限通往无限的连接点。顺乎万物自然之性,而不加以人工矫饰之力,此之谓淡。”董源的水墨“用笔圆曲柔浑、用墨清润淡雅。多披麻、雨点皴法,多画平远山势,山顶多作矾头,山下多碎石或平沙浅渚,具苍茫之气。总的感觉:淡墨轻岚,温雅柔润,平淡天真,缥缈轻逸,而不外露刚拔之气。”以淡表现自然的山水画家还有沈周、巨然、米芾、赵令穰等。
 

(二)守拙田园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文人士大夫皆有“林泉之志”,向往宁静、淡泊的自然美景和闲适的生活方式。沈周《魏园雅集图》《东庄图》系列作品都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其有题画诗云:画不是用丹青之工、芙蓉之巧来表现,而是以明净、湿润的水墨以及劲健外拓的笔法来体现的。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气息是由作品中每一个局部语言融合而成的,任何形而上的思想品质都必须落到实处,例如,沈周在处理房屋、塔、点、景、人物的造型时表现出孩童般的天真、稚拙之趣,图1《草庵图》中的塔,最下层的底座并不平整,成向右倾斜的平行四边形,紧接着的一层连体积感也没有,仅以长方形来表现,整体造型上有东倒西歪之感,显得稚趣横生,用笔朴拙,线条不求均匀、光滑,粗细长短不一,线与线之间留有空隙,轻松、自然。钱选多描绘家乡山水,用笔质朴而意境脱俗。图2《山居图》是其隐居生活的写照,用笔古拙,设色清雅,山石多呈块状,棱角分明,树则用符号式的小碎点点出树形,稚拙之态跃然纸上。
(三)古拙苍茫
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说:“作画苍莽难,荒率更难,惟荒率乃益见苍莽,所谓荒率者,非专以枯淡取胜也,勾勒皴擦皆随手变化,而不见痕迹,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画家真本领。”董其昌说,山水画中,无枯木,则不能出苍古之态。中国画家重枯木,是看重古拙苍莽中所藏有的活力和风韵。苏轼就有以怪木表现古拙之气的作品《枯木怪石图》,画枯萎的树,又丑又硬的怪石,表现的是大巧若拙的人生智慧,在丑中求美,在荒诞中求平常,在枯朽中追求生命的意义。
 
三、稚拙美在中国花鸟画中的体现
花草鱼虫皆有生命,这生命来自艺术家与自然物象的“对话”。在花鸟画中体现稚拙特征的风格主要有古朴、率真、童趣等几种样式。
 
(一)古朴奇逸
古拙更强调一种生拙之气,而古朴则展现出朴素的精神面貌。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中国美学史上,崇尚“初发芙蓉”的美,亦即自然、朴素、内在的美。秦祖永《桐阴论画》云:“冬心翁古朴奇逸之趣,纯从汉魏金石中得来。”金农作品古朴、稚拙的风格传达出初发芙蓉的美学内涵,体现在用线和造型上,看似没有法规、条框的用笔用线,更显自然舒展,富有生机。陈洪绶的古朴在造型上,不是通过外形的张扬舒展而是重在内形的圆润饱满。吴昌硕的古朴在用笔和用色上,潘天寿评吴昌硕说:“以金石治印方面的质朴古厚的意趣,引入到绘画用色方面来,自然不落于清新平薄,更不落于粉脂俗艳。”
 
(二)纯朴率真
花鸟画中体现纯朴率真气质的典型代表是齐白石,他通过运用热烈明快的高纯度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厚质朴的造型和用笔,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效果,表现了内在生命的纯朴和天真浪漫的童心。他将民间的寓意引入画中,比如:画荔枝题“大利”,画蝙蝠题“有福都来”,画乌龟题“长寿”,并且大胆引用民间色彩观念,创造了“红花墨叶”的艺术形式,以墨为主树立形体的主干,对花朵、果实、鸟虫往往施以明亮饱和的高纯度色彩,将文人的写意花鸟画和民间泥玩具的彩绘构成了新的组合。此外,齐白石的构图简洁大方,不以表现真实空间的大小为准则,而是从内心出发表现自身的主观感受,强调物象的本质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如图3,蜻蜒两翼的长度与盛开后荷花的半径差不多,这种比例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合理的,但在画面上又合情合理。在画牵牛花时,花皆作侧面观,花苞皆直如红烛,这种次序性给人更强烈的视觉感受。这都表现出纯朴率真的风格特征。
 
 
(三)单纯稚趣
稚趣也就是童趣,指天真自然,无拘无束的孩童之趣。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齐白石就像老子所说的“白首童心”,他的艺术来自内心的童真,在艺术表现上自然、朴拙,无雕饰,是诚于内形于外的自然表露。例如图4的竹鸡,在塑造形象上,眼睛用焦墨勾出轮廓,眼球仅以黑点表现,白多黑少,显得较呆滞,动态上彷佛缩着脖子,前面那只竹鸡的一只脚好像没站稳,张嘴叫出声来,细节刻画生动入微。
综上所述,“稚拙”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就其体现的文化内涵、艺术特征以及发生发展状况来做一番梳理和研究是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稚拙美”作为一种美学品质在美术史上应享有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325.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4-255.
【我要纠错】作者:程平 欧来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生成器